bitpie正版钱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

作者: bitpie正版钱包
2024-03-08 21:32:2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怎么区分? - 知乎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怎么区分? - 知乎首页知乎知学堂发现等你来答​切换模式登录/注册经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怎么区分?关注者169被浏览635,766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添加评论​分享​25 个回答默认排序Anthony量化分析师​ 关注相同之处:都是政府用于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不同之处:在调控对象、执行部门等方面不同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例如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价格手段(降息/加息)或者数量手段(提高/降低准备金率)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相关政府部门(如中国的财政部、发改委等)通过调节税率或者提高/降低政府开支(例如建设公共设施)等影响宏观需求或供给的政策。编辑于 2018-03-21 16:50​赞同 370​​12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安静的潜在湖里物业幽冥​ 关注财政主要是通过政府支出、税收政策等,主要是由政府(财政部)制定的,货币政策主要是运用利率、货币发行量、存款准备金率等,主要是中央银行(人民银行)制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个概念,都属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设置银行最低准备金(最低储备金)。发布于 2016-06-06 13:22​赞同 228​​8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如何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知乎

如何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知乎首页知乎知学堂发现等你来答​切换模式登录/注册经济宏观经济宏观经济学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如何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关注者44被浏览62,803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添加评论​分享​16 个回答默认排序混沌中寻找秩序爱历史的工业/农业界投手。给科学家/工程师们打辅助的。​ 关注1)货币政策:央行运用各种货币工具调节货币需求,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策略和措施。一般通过央行或货币当局调节货币存量方式进行。2)财政政策:政府为了达到预期的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确立的财政方针、专责和措施。一般通过控制政府支出和改变税收方式进行。共性:①都是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导政策。②都是通过影响社会总需求进而影响国民收入,都属于需求管理政策。③两者目标一致,都服从并服务于政府的宏观经济总目标。④两者协调配合,相辅相成。区别:①侧重点不同,货币政策侧重于总量调节;财政政策侧重于结构调节。②效果不同。在实行扩张性的政策时,财政政策更有效;紧缩性政策时,对于抑制需求过热,货币政策工具箱更管用,及时、灵活、便捷(有点类似西医,用药猛、见效快,但难免有毒副作用)。③性质不一样。财政政策有很强的行政色彩,借助国家权力进行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单刀直入,更直接;货币政策借助于各种经济、法律,间接手段。④政策时滞不一样。财政政策变动时,有关动议要立法机关讨论、审批等程序,内部时滞较长(动议可能更影响经济的基本面,需要深思熟虑,审议耗时长)。但,一旦动议通过,借助行政手段立即执行,因而外部时滞较短。反之,央妈的货币政策内部时滞较短,外部时滞较长。双管齐下,取长补短:①松财政、松货币。适用于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大大落后于社会总供给,通缩严重,经济陷入深谷。双松政策搭配,刺激需求,启动经济回升。②紧财政、紧货币。社会需求大大超过供给,通胀严重。双紧政策可尽快降低总需求,抑制投资、遏制经济过热,消除泡沫。③紧财政,松货币。适用于通胀不高,但经济增长率低。④松财政、紧货币。适用于通胀高,但存在较为严重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失调的情况。(私以为,现在的状况跟这条就比较类似,看官觉得呢?)注:随性作答,非标准答案。学生请以教材为准。编辑于 2022-08-28 23:00​赞同 44​​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知乎用户​​同济大学 经济学博士金融强国目标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逻辑确实很重要。在这段时间里,高固定收益的资金池一直是提供高收益的角色,同时也是资金索取者。但随着金融强国战略的提出和金融监管总局的成立,这个角色正在发生变化。未来,A股的核心资产——沪深300指数,将承担剩余资金的流向。这也是央企市值管理的大背景。如果沪深300指数成为高收益资产,它的夏普比率将成为重要的衡量指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会围绕这个中轴展开。如果高收益资产池的规模缩小到一定程度,市场将从融资市转变为投资市。那些与融资市相关的配套措施将成为历史,IPO排队的现象也将消失。为了实现金融强国的目标,需要关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逻辑。在这个过程中,沪深300指数的角色和夏普比率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随着市场的变化,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以确保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感谢@沧海一土狗的分析框架。虽然我们一直提股债跷跷板,但股债之间,股才是因,债只是结果。现在将十年国债利率的决定机制——兼对未来股市和债市的展望,展示如下:十年国债利率反馈国内金融系统的剩余流动性影响十年国债利率的因子很多,包括但不限于:1、经济强度(+);2、增量信贷(-);3、影子银行约束(+);4、信用风险(-);5、股市风险偏好(+)。从目前各方面情况来看,央行还是鼓励信贷投放的,因此,债市的风险点根本不在央行。债市的风险点主要集中在两个点,1、经济复苏的强度;2、股市风险偏好的回升;其中,后者可能迫在眉睫。商业银行:传统货币理论认为,银行是资金的中介机构,从储户吸收存款并用于放贷和投资循环过程来创造货币。银行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问题,必然引起流动性问题。在银行独立运行的机制下,银行只能交换资产,而不能交换对客户的负债(存款),从而无法满足清算需求。在结构性流动性短缺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下,中央银行需要持续向银行体系提供流动性。贷款创造存款理论认为,存款来自银行资产扩张,银行创造贷款不受存款限制。2014年以后,中国央行借鉴贷款创造存款理论,实施了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银行资产信贷结构、资金流向等方面深刻影响商业银行和实体经济之间的有效流动。 2014年结构性货币政策推行以来,金融业总体呈现出向银行业为主“复归”。银行的资产面贷款和购买债券是两种主要的资产,最近这几年统计显示,银行贷款确实相对少了,但是它买债券多了,中国所有的债券,70%在银行手里,中国所有的地方政府的债券,90%在地方银行手里。 编辑于 2024-02-05 09:49​赞同 4​​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 知乎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 知乎首发于经济学知识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的区别和联系四有青年1.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 VS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区别: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制定主体央行政府(人大或常委通过)实施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调节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使用工具利率、存款准备金、汇率等税收、补贴等调节目标货币供需平衡产出供需平衡特点灵活、及时直接、耗时联系:(1)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空的重要方式(2)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2.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 VS 金融政策(financial policy)区别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实施主体央行政府、央行和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包含范围包含货币政策、金融体制改革等一切影响金融变量的措施使用工具利率、存款准备金、汇率等政策与法规,如: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等(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调节目标货币供需平衡金融产业发展影响范围仅对形成货币需求部分的金融活动产生影响影响所有的金融活动、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和所有金融行业,同时也影响一国金融开放程度和金融业的整体发展进程联系:(1)货币政策与金融政策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2)都是为了维护金融稳定,促进金融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参考: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的区别和联系_百度知道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与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区别和联系 区别:  (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  (2)内容不同。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  联系:  (1)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空的重要方式。  (2)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其特点,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萧条局面下,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改变税法或采用增税等财政政策都需要时间,这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及时性。  金融政策(financial policy)与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货币政策也是各种媒体以及经济研究文献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经济词汇,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基本概念,成为国家整个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货币政策的走向、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以及货币政策调控力度的改变等与货币政策运行相关的问题,受到经济社会和公众的高度关注,常常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从理论上讲,货币政策与市场经济是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的,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说,货币政策受重视程度及其在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中地位的提高,是市场经济发展所使然,是体制进步的表现,是值得人们欣喜的一件事情。  货币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关系  (1)联系:货币政策与金融政策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都是为了维护金融稳定,促进金融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2)区别:①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金融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货币政策。还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②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金融政策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  ③货币政策则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调控货币供应量的策略和措施的总和,着眼于货币需求的调节,是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金融政策和农业政策、外贸政策、环保政策等一样,是依产业政策的对象领域划分为标准而形成的政策,着眼于金融业的未来发展,是关于金融产业发展的政策。 ④金融政策影响所有的金融活动、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和所有金融行业,同时也影响一国金融开放程度和金融业的整体发展进程,而货币政策只对形成货币需求的那部分金融活动发挥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调节手段主要包括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数量调节和运用利率、汇率等政策工具变动影响市场主体行为的价格调节两类,而除了货币政策可以使用的间接调控性的经济调节手段外,金融政策的调节手段还包括以政府直接干预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行政调节和法律规制。  在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方面,传统的观点认为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目标。实践证明这一思考路径是不全面的。经济金融中的制度问题、结构问题和效率问题愈来愈成为宏观经济的重要影响因素。有必要把金融政策纳入宏观经济政策框架。金融政策是货币政策的深化和制度保证,没有这一保证,总量的均衡往往隐含结构的不合理和低效率。两者虽然都属政府的宏观政策范畴,具有一定程度的联系,但就作用范围、功能以及调节手段而言,却是存在明显差别的。因此,在一国社会经济生活中,金融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自具有特定的任务和使命,两者不能相互替代,缺一不可。编辑于 2022-04-09 16:07金融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赞同 17​​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经济学知识经济学知

宏观经济笔记1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知乎

宏观经济笔记1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知乎首发于读书笔记专栏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宏观经济笔记1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Mr Figurant​​中央财经大学 金融学博士在读货币政策【中财考博真题-2019-Q6A】(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什么不同)定义货币政策指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这些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效果货币政策效果指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效果。若增加货币供给量能使国民收入有较大的增加,则货币政策的效果就大;反之则小。货币政策效果取决于IS和LM曲线的斜率。货币政策货币扩张:在点E的初始的均衡是在与实际货币供给M/P相对应的初始的LM曲线上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的购买增加了名义货币量,在价格水平既定的情况下,也就增加了实际货币量其结果是,LM曲线移动到LM'的位置新的均衡将在利率较低、收入较高的E'点均衡收入的提高,是由于公开市场购入债券,降低了利率,从而增加投资支出货币扩张的调整过程:在初始均衡点E,货币供给的增加造成了过量的货币供给对此,公众设法通过购买其他资产进行调整。资产价格上涨,收益下降由于货币市场与资产市场的调整十分迅速,经济立即移动到E1点E1点:货币市场出清,而公众愿意持有较多的实际货币量,因为利率有了充分的下降E1点:有过量的商品需求利率下降,在初始收入水平Y0既定的情况下,会提高总需求并且引起存货缩减对此的反应是,产出扩大,经济开始沿LM'曲线上升结论:① LM曲线越陡峭,收入变化就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大。货币需求对利率非常敏感(LM曲线相对平直):只要利率有很小的变动,给定的货币存量的变动就可为资产市场所吸收。因此,公开市场购买对于投资支出的作用很小,货币政策效果小。货币需求对利率非常不敏感(LM曲线相对陡峭):货币供给的一定变动将使利率产生大的变动,对投资需求的影响也较大,货币政策效果大货币需求对收入的变化非常敏感:货币存量的既定增加就可以被相对少量的收入变动所吸收 → 货币乘数较小② 增加货币存量,首先引起利率下降,因为公众要调整其资产组合一这是利率下调的结果,然后是增加总需求。传递机制【中财考博真题-2022-Q3B】(利率的传导机制)传递机制,即货币政策的改变对总需求产生影响的过程,有两个最重要的步骤:第一个步骤:实际余额的增加,它导致资产组合的失衡。在现行利率与收入水平上,人们持有的货币超过了他们的需要。这使资产组合持有人设法购买其他资产以降低其持有的货币量,因而改变了资产价格及其收益。货币供给的改变使利率发生了变动第二个步骤:在利率的变动影响到总需求的时候发生实际货币供给的变动资产组合的调整引起资产价格与利率的变动根据利率变动的支出调整根据总需求变动的产出调整传递机制表明在实际余额(即实际货币存量)的变动与对收入的最终影响之间存在两个关键性的联系:由于资产组合出现了不均衡所产生的实际余额变动,必然导致利率的变动。利率的变动必然使总需求发生变动。通过这两个联系,实际货币存量的变动将影响经济中的产出水平。如果资产组合的不平衡,不管由于什么理由,未能引起利率的显著变动,或者如果支出对利率的变动不做出反应的话,则货币与产出之间的联系就不存在。财政政策【中财考博真题-2020-Q2】(试述财政赤字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定义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达到稳定国民经济目标的政策。变动税收: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改变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效果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曲线变动从而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的效果。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取决于IS和LM曲线的斜率。增加政府支出的效应上图表明了财政扩张如何提高了均衡收入与利率。政府支出水平提高,会增加总需求水平。为了满足增加的商品需求,产出必须增加。IS曲线移动的效应:增加政府支出增加总需求,使IS曲线向右移动。在每一利率水平上,均衡收入都必定提高乘数αG乘上政府支出的增加量那么多,即增加αG×ΔG。如果该经济初始均衡在E点,政府支出增加,假如利率保持不变,则经济的均衡点移动到点E''。在E''点,商品市场处于均衡,其计划支出等于产出。但货币市场不再处于均衡状态。收入已经增加,因而,需要的货币量也就提高了。由于存在着过量的实际余额需求,因而利率提高。在利率较高的情况下,企业计划的投资支出下降,因此总需求下降。结论:在LM曲线斜率不变时,由税率越小导致的IS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在LM曲线斜率不变时,由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上升导致的IS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在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效果越大政策配合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产出→ 利率扩张性紧缩性不确定上升紧缩性扩张性不确定下降紧缩性紧缩性下降不确定扩张性扩张性上升不确定流动性陷阱【中财考博真题-2017-Q4】(用IS-LM模型解释流动性陷阱下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定义流动性陷阱(凯恩斯陷阱)表明,即在既定的利率情祝下,不管货币供应量有多少,公众就打算持有多少。这意味着LM曲线是水平的,而且货币数量的变化不会使它移动。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货币政策【中财考博真题-2005-Q5】(在什么情况下,央行采用不变的货币存量增长率,会使货币政策无效?)对于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既不影响利率,也不影响收入水平。货币政策无力影响利率,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当利率降低到很低水平时,持有货币的利息损失很小,可是如果购买债券的话,由于债券价格异常高(利率极低表示债券价格极高),因而只会跌而不会再涨,从而使购买债券的货币资本损失的风险变得很大,这时,人们即使有闲置货币也不肯去购买债券,货币的投机需求变得很大甚至无限大,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状态。政府如果增加货币供给量,则不可能再使利率进一步下降,因为人们再不肯去用多余的货币购买债券而宁愿让货币保留在手中,因此债券价格不会上升,即利率不会下降,既然如此,想通过增加货币供给使利率下降并增加投资和国民收入,就不可能,因此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对于财政政策,政府支出的增加对均衡收入水平就会产生充分的乘数效应。利率不会随政府支出的变动而起变动,因而投资支出不会发生削减。政府支出增加的收入效应不会受到抑制。所以应采用财政政策解决流动性陷阱如果政府增加支出,IS曲线右移,货币需求增加,并不会引起利率上升而发生“挤出效应”,于是财政政策极有效。凯恩斯主义首先强调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的作用。挤出效应【中财考博真题-2018-Q5】(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中财考博真题-2007-Q7】(若政府决定通过减税增加消费和投资,试说明 ① 能否在两个目标上都取得成功?② 这个减税决定在均衡状态会引起利率怎样的变化?③ 这是一种财政挤出效应吗?)定义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挤出效应的作用机制是: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竞争加剧,价格上涨,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因而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引起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结果投资减少。由于存在着货币幻觉,在短期内,将会有产量的增加。但在长期内,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那么增加政府支出只能挤占私人支出。货币主义者认为,当政府增加政府支出而没有增加货币供给时,那么实际上是用政府支出代替私人支出,总需求不变、生产也不会增长。所以,货币主义者认为财政政策不能刺激经济增长。因素决定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在以下每种情况中,当政府支出增加时,利率提高得越高,挤出程度就越大。收入增加得越多与利率增加得越少,LM曲线越平坦收入增加得越少与利率增加得越少,IS曲线就越平坦乘数αG越大,则收入与利率提高得越多,从而IS曲线的水平移动也越多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客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其中,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和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是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正相关。时机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向右移动IS曲线,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货币政策面临大量的挤出,采取货币政策更能成功。当LM曲线垂直时挤出效应最大,财政政策完全被挤出,不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只能导致利率上升。当人们只有交易需求而没有投机需求时,如果政策采用膨胀性货币政策,这些增加的货币将全部用来购买债券,而不愿为投机而持有货币,这样,增加货币供给就会导致债券价格大幅度上升,而利率大幅度下降,使投资和收入大幅度增加,因而货币政策很有效。财政政策相反,实行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则完全无效,因为支出增加时,货币需求增加会导致利率大幅度上升(因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极小,几乎接近于零),从而导致极大的挤出效应,因而使得增加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效果极小,所以古典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而否定财政政策作用。参考文献多恩布什,等. 宏观经济学(第10版)[M].王志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完)编辑于 2022-09-24 17:57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经济​赞同 39​​1 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读书笔记专栏Read articles & bo

区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知乎

区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区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十二点就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1.定义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国家预算和税收等财政手段,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2. 内容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主要包括税、利、债、费四个部分。财政支出是指通过国家预算安排用于各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两个方面。货币政策的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②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③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3. 运用在经济萧条时,采用扩张性的调控政策,要减少税收和增加政府支出;在经济过热时,采用紧缩性的调控政策,要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在经济萧条时,采用扩张性的调控政策,应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买入债券,降低利率。在经济过热时,采用紧缩性的调控政策,应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卖出债券,提高利率。发布于 2021-05-11 09:11货币政策中央银行财政政策​赞同 9​​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怎么区分? - 知乎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怎么区分? - 知乎首页知乎知学堂发现等你来答​切换模式登录/注册经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怎么区分?关注者169被浏览635,766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添加评论​分享​25 个回答按时间排序知乎用户​​同济大学 经济学博士金融强国目标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逻辑确实很重要。在这段时间里,高固定收益的资金池一直是提供高收益的角色,同时也是资金索取者。但随着金融强国战略的提出和金融监管总局的成立,这个角色正在发生变化。未来,A股的核心资产——沪深300指数,将承担剩余资金的流向。这也是央企市值管理的大背景。如果沪深300指数成为高收益资产,它的夏普比率将成为重要的衡量指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会围绕这个中轴展开。如果高收益资产池的规模缩小到一定程度,市场将从融资市转变为投资市。那些与融资市相关的配套措施将成为历史,IPO排队的现象也将消失。为了实现金融强国的目标,需要关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逻辑。在这个过程中,沪深300指数的角色和夏普比率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随着市场的变化,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以确保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感谢@沧海一土狗的分析框架。虽然我们一直提股债跷跷板,但股债之间,股才是因,债只是结果。现在将十年国债利率的决定机制——兼对未来股市和债市的展望,展示如下:十年国债利率反馈国内金融系统的剩余流动性影响十年国债利率的因子很多,包括但不限于:1、经济强度(+);2、增量信贷(-);3、影子银行约束(+);4、信用风险(-);5、股市风险偏好(+)。从目前各方面情况来看,央行还是鼓励信贷投放的,因此,债市的风险点根本不在央行。债市的风险点主要集中在两个点,1、经济复苏的强度;2、股市风险偏好的回升;其中,后者可能迫在眉睫。商业银行:传统货币理论认为,银行是资金的中介机构,从储户吸收存款并用于放贷和投资循环过程来创造货币。银行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问题,必然引起流动性问题。在银行独立运行的机制下,银行只能交换资产,而不能交换对客户的负债(存款),从而无法满足清算需求。在结构性流动性短缺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下,中央银行需要持续向银行体系提供流动性。贷款创造存款理论认为,存款来自银行资产扩张,银行创造贷款不受存款限制。2014年以后,中国央行借鉴贷款创造存款理论,实施了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银行资产信贷结构、资金流向等方面深刻影响商业银行和实体经济之间的有效流动。 2014年结构性货币政策推行以来,金融业总体呈现出向银行业为主“复归”。银行的资产面贷款和购买债券是两种主要的资产,最近这几年统计显示,银行贷款确实相对少了,但是它买债券多了,中国所有的债券,70%在银行手里,中国所有的地方政府的债券,90%在地方银行手里。 编辑于 2024-02-05 09:49​赞同 1​​1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南极鲶鱼关注全球经济、金融和地产​ 关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包括。比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描述货币的功能和定义解释货币创造过程描述货币需求和供给的理论描述费雪效应描述中央银行的角色和目标对比预期和意外通胀的成本描述用于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描述货币传导机制解释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和汇率之间的关系描述有效中央银行的品质对比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利率和汇率目标的使用确定货币政策是扩张性的还是紧缩性的描述货币政策的局限性描述财政政策的作用和目标描述关于国债规模相对于 GDP 是否重要的​​争论描述财政政策工具,包括其优点和缺点说明财政政策执行情况及执行难点确定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还是紧缩性的解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相互作用发布于 2023-12-29 17:31​赞同​​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2 个回答被折叠(为什

Just a moment...

a moment...Enable JavaScript and cookies to conti

百度安全验证

百度安全验证

网络不给力,请稍后重试

返回首页

问题反馈